
炎热夏季里人体出汗多、睡眠少、食欲差、体力消耗大,随着“处暑”节气的到来,暑气消散,气候变凉,人体各系统也从活跃状态转入生理性休整期,人便会感到倦怠乏力,这其实是人体为补偿夏季超常消耗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体内取得阴阳平衡的一种生理现象。不过,秋乏太过明显甚至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就不好了。
处暑后多注意休息不要急着增加衣物
中医认为,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宜调节起居作息,适当增加睡眠,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缓解秋乏过盛。此后应早睡早起,夜晚睡觉不应晚于23点。
夜晚睡觉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气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虽然天凉,但不必急着增加衣服,需要扛一下,特别是身强力壮的人,依然可以衣着单薄一段时间。“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对于体弱多病的人,还是应按照气候变化适当加衣服。
此外,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
需提醒的是,秋季气候干燥,化纤类衣服容易起静电,影响情绪和健康,所以尽量选择纯棉衣物穿着比较好。
文章部分文字、图片、数据、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