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成都风湿病医院 > 医院概况 > 媒体报道 >
【成都商报】:“痛风石博物馆”落户医院 ,“石头老师”讲防治知识
文章来源:成都风湿医院发布日期:2017-03-23

  2017年3月17日,《成都商报》第12版报道成都风湿医院“痛风石博物馆”,痛风刚开始时,往往只是一个关节受累,而这个倒霉的关节通常是脚的大拇指关节。久而久之,疼痛会逐渐波及到手指、脚趾、手腕、脚踝、膝盖等全身关节,进而周围的软组织和骨质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引起功能障碍。我们都知道,痛风的病因是高尿酸血症,尿酸上升引起的关节疼痛疾病。超过饱和浓度的过量尿酸在身体各处形成结晶,尿酸钠结晶沉积于软组织,引起慢性炎症及纤维组织增生慢慢地形成了结石一样的痛风石。

  

图片1.jpg

 

  【原文摘录】

  这是一个特殊的“石头博物馆”,里面的石头并非是来自大自然的奇石,而是来自于痛风病人的体内。

  昨日,四川名医记者走进了“痛风石博物馆”,200多颗石头静静泡在特殊的液体里,大小不一,最大的有拳头般大小,塞满整个玻璃瓶。这些石头都是风湿免疫性疾病痛风的产物,当痛风发生到一定阶段时,体内将形成痛风石。

  据介绍,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痛风已经成威胁中青年男性的健康“杀手”,然而因大众对风湿疾病没产生足够重视,因风湿病引起的致残、致瘫仍时有发生。

  据成都风湿医院院长唐才东介绍,打造痛风石博物馆,旨在让更多患者对风湿疾病有更全面的了解,并引起大众对健康的重视。他表示,医院将会持续通过“痛风石博物馆”开展风湿疾病的科普教育,让预防和治疗并重。

【成都商报】:“痛风石博物馆”落户医院 ,“石头老师”讲防治知识

  

图片3.jpg

 

  防治结合 医院打造“痛风石博物馆”

  昨日,成都风湿医院痛风石博物馆。一面墙,陈列着50多个装满石头的玻璃瓶,这来自于50多位痛风患者,其中有一个瓶里装着 10多颗石头,全是来自同一个人。在“痛风石”标本的旁边,还有来自国内外痛风史及治疗历史的发展画册、特殊案例展示。

  “你现在看到这些痛风石实际就是钠盐结晶体,因尿酸偏高而形成的尿酸盐。医院对痛风石进行搜集整理清洗、并对防腐保存技术进行研究,才能更好地完整保存这些石头。最大的痛风石大约有80g,从我们患者的右肘取出。”唐才东说。

  博物馆陈列的痛风史及治疗史画册也是医院花了很长时间精力收集整理的,为保证信息确切,从查阅论文、翻阅《剑桥人类疾病史》、《希波克拉底全集》等书籍,一处一处寻找痛风史及治疗史出处,最终确认信息来源,印刷编制完成。

  “从画册可以了解到,痛风症状在公元1550年就有记录,记录里称秋水仙碱可治疗痛风,这是人类首份关于痛风治疗的药方。迄今为止,人类依然也在用秋水仙碱治疗痛风,只是现代医学手段更先进。”唐才东称:“比如在我们医院,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还可以通过中医微创可视针刀镜取出石头,减轻患者痛苦。”

  据记者了解,去年8月,医院就开始打造痛风石博物馆,院方想用这些石头来提醒痛风患者,一定要重视预防,以免复发。

文章部分文字、图片、数据、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

如果本文无法解答您的疑惑,您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疼 痛科权威专家将与您即时沟通,给您最精准的治疗方案。或拨 打医院的24小时咨询热线:028-86117707
成都风湿病医院简介
成都风湿病医院是国家首批公立甲等医院,以风湿免疫科最为精湛,专业特色铭明显。建院以来,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医疗、科研人才 .....[详情]
专家团队
蒙兴文
主任医师
蒙兴文主任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风湿疑难杂... ..【详细】
每天限15名患者就诊,敬请见谅。
导医服务
姓名
病种
是否挂号
  • 毕先生
    风湿性关节炎
    已挂号
  • 马小姐
    痛风
    已挂号
  • 张女士
    强直性脊柱炎
    已挂号
  • 赵小姐
    产后风湿
    已挂号
  • 刘先生
    痛风
    已挂号
  • 小李
    类风湿性关节炎
    已挂号
在线客服
预约挂号
精湛的专家团队
让每一例患者都享有“个性化医疗”